各学院、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关于创新创业的一系列工作决策和部署,深入推进湖北青创园建设,服务全省广大青年创新创业,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力量,2022年“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于近期启动。现将我校组织参加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2022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创青春”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委员会
组 长:王加青
副组长:胡晶晶
成 员:唐军国、易荣伟、蔡 婷、刘美中、甘 巍、蔡之华、胡晓峰、吴亚林、杨先艺、阎占定
(二)成立工作执行小组
组 长:唐军国
副组长:王农跃、王启帆、卢 潘、李 毅
成 员:钟晓星、张伟静、余进文、傅彭贝利、孙 珂、张 瑾、唐婕妤、何博文、各学院负责学生科研老师
三、赛事安排
1. 大赛分组:
(1)科技创新专项
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明确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项目。参赛项目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初创组为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含)的创业项目,成长组为登记注册时间在2至5年(含)之间的创业项目。
(2)乡村振兴专项
重点关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领域相关产业,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模式成熟的项目。参赛项目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每组设传统农业产业和新兴农业产业2个赛道。初创组为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含)的创业项目,成长组为登记注册时间在2至5年(含)之间的创业项目;传统农业产业赛道为现代种养类、农产品加工流通类、乡村特色产业类、乡村制造业类;新兴农业产业赛道为乡村教育类、乡村文旅类等、乡村电子商务类、乡村社会服务业类。
(3)青创空间专项
面向湖北省内各类各级注册成立1年以上,有运维主体的青创空间(包括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园区等)。参赛对象分综合类和专业类2个组别。综合类以提供基础的创业孵化服务为主,园区企业涵盖各类创业实体、不同的产业方向和企业类型;专业类能提供专业孵化服务,拥有专业服务平台,园区企业产业聚集度高,有70%以上的企业聚焦某一类产业领域或新兴业态。
2. 各组参赛需求:
(1)科技创新专项
1.参赛条件
在湖北省内创业的青年。申报人年龄不超过35岁(1987年4月1日后出生)。其中由团队申报的参赛项目,团队总人数不多于5人,且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周岁(含);参赛项目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所在企业或团队负责人须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2.申报要求
参赛项目须提交营业执照、特色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证件电子版,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相关介绍,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资料;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且持有该企业股份;重点鼓励省内各高校毕业2-10年的大学毕业生、各创业园区及孵化基地的创业青年、留学归国或港澳台在鄂创业青年参加。
(2)乡村振兴专项
1. 参赛条件
在湖北省内返乡下乡在乡创业创新的农民、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各类农业农村创业创新者;申报人年龄不超过35岁(1987年4月1日后出生);其中由团队申报的参赛项目,团队总人数不多于5人,且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周岁(含)。
2.申报要求
参赛项目须提交营业执照、特色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证件电子版,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相关介绍,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资料。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且持有该企业股份。重点鼓励省内各高校毕业2-10年的大学毕业生、各创业园区及孵化基地的创业青年、留学归国或港澳台在鄂创业青年参加。
(3)青创空间专项
1. 参赛条件
申报主体须有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创造的实体空间,场地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有专业的运维团队,有配套的公共服务空间,基础的孵化服务,完善的管理制度,经常性的创业活动;园区35岁以下青年占园区总人数比例不低于70%;园区实现了团青组织覆盖或工作、活动覆盖;园区负责人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2. 申报要求
参赛园区须提供运营主体工商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电子版;园区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等;园区运维团队基本情况,园区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比情况;园区团青工作开展情况;孵化服务年度工作情况;园区各项规章制度;园区获得荣誉和奖励证书电子版等。
四、推进步骤
大赛分校级初赛、全省复赛、全省决赛三个阶段进行。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省赛将通过全国大赛官方平台,采取线上形式进行。校级赛事由各学校结合实际,采取合适方式进行。
1.宣传动员,作品完善阶段(4月5日--5月7日):全面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有针对性地组织竞赛培训,组建团队,确定选题,各学院成立专家指导组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指导。
2.学院评选阶段(5月8日-5月10日):参赛团队向所在学院提交参赛作品,各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报送不少于3件作品参加学校竞赛。并于5月11日按照“附件”相关要求提交参赛项目申报表,报送至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QQ(2376556801)。
2022年“创青春”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参考各学院学生基数) |
|||
学院 |
最低项目数 |
专项指导老师 |
责任人 |
信工学院 |
18 |
戴毓虎 |
钟晓星 |
经管学院 |
12 |
熊祝平 |
张伟静 |
人文学院 |
6 |
项 潇 |
余进文 |
艺传学院 |
9 |
卢建芬 |
傅彭贝利 |
3.学校初审、培训指导阶段(5月11日--5月12日):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提交的作品参赛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知识、风险资本运营、资本市场运作、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指导等。组织参赛的创业团队开展校内外交流讨论活动,让参赛团队之间就创业理念、团队合作、比赛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参赛团队的整体水平。
4.学校评审阶段(5月13日):由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上报作品进行复审和终审,通过书面评审(占50%)和线上PPT答辩(占50%)的方式进行,根据评审成绩确定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5. 修改上报阶段(5月14日——5月15日):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代表我校参加2022年“创青春”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作品并进行立项,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给予经费支持,对部分作品进行信息跟踪和技术支持,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备战省级比赛。
6. 初赛评审(5月中旬):通过线上评审方式,组织专家评委进行项目初赛评审,遴选40个项目参加复赛。
7. 复赛阶段(5月下旬):进入复赛选手进行路演答辩,专家进行现场评分,根据综合成绩,科技创新专项和青创空间专项各评选18个项目,乡村振兴专项12个项目进入决赛。
8. 决赛(6或7月初):6月或7月初,举行2022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
9.表彰阶段:学校举行表彰大会,对于获得校内评审和参加省赛的或将团队进行表彰奖励。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为党育人功能,将举办“创青春”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我省就业创业教育、促进青年学生创业实践的有力举措,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组织机构,抓好校赛的组织工作,充分利用大赛搭建的线上平台,并按要求上报省赛作品。
2.健全机制,加强指导。各学校要在总结往届“创青春”大赛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参照赛事具体规则,结合大赛的新改革、新要求,积极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要在对参赛项目和个人的奖励支持上,注重与往届大赛的衔接和延伸,完善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对参赛者进行创业培训指导,组织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3.整合资源,注重转化。各学校要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优化参赛团队组合,提供必要的人员和经费支持,切实提高参赛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引入风险投资和联合社会有关方面为大赛提供资金、资源、智力等方面支持,努力推动参赛项目的成果转化。要积极探索,出台相关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支持项目成熟的学生创业。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重视大赛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创青春”品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推动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深入开展。要借助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在学生中和社会上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大赛有关事宜,请与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团总支学生会科创实践部联系。
校团委
联系人:张瑾、唐婕妤
联系电话:18672993002 13087221999
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
联 系 人:刘艺、解睿、周佳乐
联系电话:18586355007 15623528293 13395175031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委员会
202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