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9-04-18 15:29
 

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学院、各团支部: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工作安排,现将组织开展我校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实践中追梦、寻梦、圆梦。

二、活动主题

七十华诞创辉煌,十五芳华扬青春。

三、活动时间

2019年4月--11月

四、实践形式

组建团队(团队人数控制在8-12人)的形式、个人分散的形式。

(一)团队集中开展

广大同学可发挥专业优势或兴趣爱好,组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包括校级团队和学院级团队。校级团队由校团委统一指导招募,各学院广泛动员、初评把关、推荐申报,校团委统一组织校级团队答辩、结果公示,并结合实际对校级团队予以适当资助;学院级团队由各学院团总支部指导招募(团队基数:信工学院18支,经济与管理学院12支,人文学院5支,艺术与传媒学院10支,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组队),学院级团队组建情况需报校团委备案,各学院实践团队要量质并重,该项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度实践工作考核相挂钩。学校将组织评选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进行集中表彰。

(二)个人分散进行

全校广大同学应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应充分发动各团支部,鼓励广大同学结合专业实习、个人兴趣特长等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五、活动内容(摘要)

志愿服务类。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农民工子女等群体,广泛开展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行动,宣传雷锋精神,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温暖。

爱心支教类。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讲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生态环保类。围绕生态安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等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调研与分析,开展环保知识科普、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活动。

助力家乡建设类。深入了解家乡发展状况,到家乡相关企业及其它文化产业进行调查、观摩、实习,积极建言献策。

社会调查类。结合我校第十届“创新杯”大学生课余科研立项以及专业特长,以有效的形式深入农村、基层、社区和企业调研与实践,探索提出优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应对策略。

考察实践类。走访考察名胜古迹、革命老区、博物馆、纪念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深入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内涵,明确青年责任,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专业相关类。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相关行业状况,并进行相关调查、观摩、实习,知行合一。

六、成果形式

各团队及个人在实践活动结束后,需提交材料如下:

1.不少于2000字资料或链接(重要);

2.实践相关照片或视频(必要);

3.有关媒体报道影像图文资料或链接(重要);

4.调查问卷(重要);

5.其他补充资料。

七、总结表彰

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对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八、日程安排

序号

时间(段)

工作安排

1

4.18-4.28

下发通知、全面宣传启动(咨询点宣传、线上宣传等)、各学院宣传

2

4.29-5.1

实践团队联系确定实践地点、制定实践方案

3

5.2-5.7

暑期社会实践院级团队申报

4

5.8-5.15

各学院组织开展学院级团队申报、答辩等工作推选校级团队

5

5.16(周

校级实践团队答辩会确定校级团队

6

5.21-5.28

校级团队公示

7

5.23-6.1

各学院完成学院级团队公示,并将学院级团队报备至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

8

5.23-6.1

通过审批的实践团队开始人员招募

9

6.1-6.8

各团队统计最终队员信息并上报校团委

10

6.8-6.11

确定最终人员名单,领取填写上交信息确认登记表

11

6.12—6.19

核实人员,定制文化衫、购置保险

12

6.20(周

出征仪式暨团队成员安全协议签订仪式

13

7-8月

2019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14

8.15-8.31

组织实践团队及个人全面总结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15

9.1-9.9

实践团队及个人按要求提交实践成果(学院团总支部负责汇总)

16

9.18

学院按要求提交实践成果及获奖推荐名单(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负责汇总)

17

9.13-9.30

各学院结合入学教育全面开展学院级社会实践报告会

18

9.13-9.30

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整理汇编材料(十期间印刷成册)

19

9.18(周

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评选答辩会

20

9.22-10.9

定稿《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材料汇编》并印制

21

10.10(周

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会,隆重表彰优秀集体及先进个人

22

10.13-10.31

后期总结宣传

九、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继续把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要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成果,各实践团队活动要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特别是能够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团队特色)。重点资助团队应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团队特色,力逐省级优秀实践团队。

(二)积极探索,建立基地。积极探索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努力建立相对稳定、有利于专业教学、有利于科研水平和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社会实践基地。

(三)覆盖全面,夯实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要“覆盖全面抓重点、夯实基础创品牌、突出主题争特色、注重建设求实效”。抓好六个环节:创设项目,凝练主题,组建团队,建设基地,确保安全,深化成果。

(四)确保安全,保障到位。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障,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实践安全。各学院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之前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培训、签订协议、购置保险,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实践过程中原则上必须安排老师带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践安全万无一失。

(五)注重总结,加强宣传。各实践团队要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和工作简报等,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原则上要求每支重点实践团队至少有一篇报道在市级(含)以上媒体刊载,加强对外信息沟通,主动联系各大媒体,积极向学校宣传部提交实践宣传素材,及时向校团委学生会科创实践部提交不少于2篇工作简报(简报负责人:谷轶铭,邮箱:1959206876@qq.com)。学工团委将组织编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材料汇编》。

十、联系方式

谷轶铭 13037197163

周灵秀 15377111301

  17340509976

电子邮箱:1959206876@qq.com

特此通知。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八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5 13: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