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学生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以“青春靓丽行?实践中国梦”为主题的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广大师生奔赴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深化活动影响,总结经验成果,宣传先进典型,决定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个人以及优秀组织单位等进行评选。现将评选表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会
各团总支应于10月10日前组织完成各学院社会实践报告会,选拔推荐优秀团队参加校级社会实践报告会;拟于10月19日组织学校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会。
二、评选奖项
(一)优秀组织单位;(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三)先进组织工作者;(四)先进个人;(五)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三、评选条件及评分标准
(一)优秀组织单位(基本分15分)
颁发给实践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院团总支。(名额2个)
评分标准如下:
1.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紧扣主题,有组织的开展工作(5分);
2.经费做到有计划的使用(5分);
3.能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有具有我校特色专业和符合当地实际的实践活动项目,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活动(5分);
4.有多支集中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学院派出团队数量×2分);
5.有党政领导或团委老师带队(每一名领导或教师×2分);
6.有相关媒体报道(每一篇报道×3分);
7.学院派出的团队中每获一个优秀团队奖,加5分;每获一个优秀组织工作者奖,加5分;每获一个优秀个人奖,加2分;每获一个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奖,加1分。(注:可参考学院参与实践学生总数、学院资助实践团队力度等因素给予适当加分。)
(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总分100分)
颁发给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级社会实践团队,由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及各学院科创实践部部长评分。(名额10个)
评分标准如下:
1.活动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在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20分);
2.能够积极配合校团委科创实践部开展的相关工作(10分);
3.团队成员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奉献的精神(10分);
4.有活动日程和详细的活动记录,有当地党政部门的证明材料(10分);
5.有多篇优秀的个人社会实践报告(额外记每篇优秀报告×5分),有详细的经费使用说明(10分);
6.有相关媒体报道(额外记每篇报道×3分);
7.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意向(5分);
8.有实践地反馈评语等(5分)。
9.校团委科创实践部于9月19日,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果展示”活动。(30分)
(三)先进组织工作者(总分100分)
评选对象为校级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原则上所带领团队需荣获校级优秀团队。(名额10人)
评选条件如下:
1.实践中确实带领团队、认真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圆满完成任务(35分);
2.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团队内突发事件(30分);
3.能够协调好与接待单位的关系并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分);
4.能够深入到实践活动中,与同学同甘共苦(15分)。
(四)先进个人(总分100分)
先进个人奖颁发给参加校级社会实践团队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名额 118人)
评选条件如下:
1.能够有效组织实践团队积极实践和妥善完成实践前后相关工作(10分);
2.在实践活动中有着突出表现,对增进社会发展或加强民族团结有着突出贡献;具有全局目光,在重大决策或是突发事件中做出正确抉择(15分);
3.发扬团队精神,成为全队核心,有能力凝聚所有队员的精神力量(20分);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等相关活动(10分);
5.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对团队工作尽职尽责,对团队做出积极贡献(10分);
6.在活动中重视集体,积极磨合不同个性队员之间关系,解决小分歧或纠纷(15分);
7.实践论文或者调查报告受到指导教师首肯,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意义(10分)。
8.上交一份2000字以上的真实心得体会。(10分)
(五)优秀社会实践报告(总分100分)
优秀实践报告奖是用于奖励参与社会实践并撰写报告的同学,此项目属于个人项目,由成员申报、团队推荐、团总支把关、校团委统一评审。(名额87篇)
评选条件如下:
1.以上交齐全报告标准为基准,其余参照以下各条内容;
2.调查报告或论文紧密契合实践主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性,有实质性的成果(20分);
3.符合报告书写规范(10分);
4.内容要求:(1)标题准确、精练、概括性强(5分);(2)摘要能准确概括调查报告内容和结论10分);(3)有明确的调查对象,结构合理,层次清楚(10分);(4)调查方法正确,数据丰富可靠,分析方法正确(10分);(5)结论精练明确,专业性强,有现实意义(10分);(6)报告语句通顺,逻辑性强(10分);(7)报告参考文献准确、全面(5分);(8)社会实践过程清楚,与调查报告联系密切,不得抄袭。(10分)。
四、评选方法
(一)优秀组织单位:由团总支申报、校团委统一评比。
(二)优秀团队:由各团队自由申报,校团委组织答辩审核。
(三)先进组织工作者:优秀指导老师由指导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参加随团指导的老师情况,向校团委推荐,各单位推荐的优秀指导老师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名。
(四)先进个人:由团队所在单位指导老师采取“第一推荐、第二推荐、第三推荐……”依此类推的方式进行,再根据名额报校团委审核。
(五)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由团队所在单位指导老师采取“第一推荐、第二推荐、第三推荐……”依此类推的方式进行,再根据名额报校团委审核。
注:各奖项需按表彰项目申报名额分配进行申报。每一奖项在评选过程中都必须按照评分项注明准确分数,最终得分标在参评资料显眼处,每项参评奖项都需得出最终得分并留作存档(为以后复查作依据),最后得出获奖名单上交校团委科创实践部。
五、评奖时间安排
各团队活动总结材料,请各学院团总支于2016年9月14日前报至校团委,并同时报送电子版总结材料(包括活动宣传报道、典型照片等相关资料)。 校团委评审时间:2016年9月15日--2016年9月19日。
校团委将组织评审团根据实践团队提交的实践成果,对各单位推荐评优名单复审,同时根据个人申报材料,结合后期总结宣传交流活动,依据评奖办法,评定各奖项。表彰会前期,最终确定《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获奖类型 |
获奖级别 |
工程学院 |
机电学院 |
经管学院 |
外语学院、航空学院 |
珠宝学院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继教学院 |
校 团 委 |
优秀组织单位 优秀团队 优秀组织工作者 |
不分配名额,根据实际情况评选产生 | ||||||||
先进个人一等奖 |
校级 |
2 |
2 |
2 |
1 |
2 |
2 |
1 |
2 |
先进个人二等奖 |
校级 |
4 |
4 |
4 |
3 |
3 |
3 |
2 |
4 |
先进个人三等奖 |
校级 |
6 |
6 |
6 |
5 |
5 |
5 |
4 |
6 |
先进个人优秀奖 |
校级 |
6 |
6 |
6 |
5 |
5 |
5 |
4 |
6 |
实践报告一等奖 |
校级 |
2 |
2 |
2 |
1 |
2 |
2 |
1 |
2 |
实践报告二等奖 |
校级 |
4 |
4 |
4 |
2 |
4 |
4 |
3 |
4 |
实践报告三等奖 |
校级 |
6 |
6 |
6 |
4 |
6 |
6 |
5 |
6 |
实践报告优秀奖 |
校级 |
6 |
6 |
6 |
4 |
6 |
6 |
5 |
6 |
1.所有获奖单位及个人均可获得在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上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奖品;
2.获奖名单确定后将在宣传栏或校园网公布结果;
3.对荣获奖项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将结合学院实际酌情加分。
七、其他事项
1. 所有评奖上交的资料一旦发现有弄虚假的成分,将取消参与获奖的资格;
2.各学院团总支要配合校团委做好活动的总结表彰工作,对推荐校级表彰的团队和个人要在校进行公示,确保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要认真总结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形式、新思路,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下去。
八、材料内容要求
优秀团队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附件1)、社会实践先进事迹材料、活动宣传报道、典型照片等相关资料。优秀工作者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附件2)、社会实践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个人、优秀实践报告申报材料包括: 个人单项奖推荐表(附件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附件4、总结应另附)。
各学院团总支于2016年9月14日下午2点前对申报材料汇总后集中上报,交至校团委科创实践部(学生事务中心206),上交纸质申报材料统一使用宋体字,A4纸打印,同时报送电子档到邮箱2651213567@qq.com。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委员会
二○一六年九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