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西部闪烁光芒|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往届西部计划志愿者风采(三)

文章来源: 校团委 更新时间: 2025-03-07 09:29

李国亮

  李国亮,男,汉族,中共党员,2001年7月出生,湖北潜江人,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24年7月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至今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

从一路迷茫到心有所向

  回忆起去年今日,面对考研后的失败,即将毕业、踏入社会,我内心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也曾尝试过四处投递简历,成功应聘上了一份岗位,但最终因为职业不合、价值观理念不同,没多久便辞去了工作。那一刻我才懂得,干一份有违内心、有违价值观的工作是多么让人痛苦煎熬。自此我开始了解西部计划,从官网上了解、辅导员处打听,我毅然决然下定决心报名参加。

  跨越千里,踏入西藏这片净土,出站的那一刻,我大口的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这雪域高原的纯净。沿途的风景,让我更了解到了祖国的壮丽、辽阔,寻觅到了生命的意义,领悟到了青春的真谛。“志合者,不已山海为远”,以双脚为尺,丈量那无尽的山川湖海;以青春为笔,书写一幕幕那动人诗篇。

深入基层,服务人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本亦是群众,就要理解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念,为在群众解决问题、办好事情。在往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深入基层把个人命运同社会、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和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牢记初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到服务地后,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我也并未放下学业。每天早上走路去上班的途中背背书,中午吃完饭便回办公室复习备考,下午下班回家后继续看课学习。日复一日,半年多的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离考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县里到市里的距离需要一天的路程,提前一天赶到考场附近,第二天早早起床收拾奔赴考场,时至今日,当日的场景还清晰的记得。西藏的天明较内地晚两三个小时,从早上出发到进入考场开考,天仍还处于黑暗中,但它总会迎来光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段时间也终于迎来了结果,天也开始亮了。

  用一到三年的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前路很长,要走的远一点,再远一点。

孙丛

  来到西藏山南洛扎镇已经快一年了。记得刚下车的那个下午,头疼得像戴了紧箍咒,走两步就喘得厉害。现在的我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上的生活,也完全适应了志愿者的工作。

  现在我能用藏语说“慢慢吃”“路上小心”了,虽然发音总被同事笑话。上次帮小学办普通话比赛,孩子们把“老师”念成“老西”,教室里笑倒一片。但看着他们捧着奖品铅笔时发亮的眼睛,我突然觉得,这些琐碎的工作特别踏实。

  站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我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终于读懂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深意。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净土,我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

  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教会我最质朴的真理:真正的成长不在书本里,而在群众布满老茧的手掌中,在高原牧场的晨霜里,在边境村落升起的袅袅炊烟里。三百多个日夜,我把青春写进雪山脚下的小镇,而洛扎早已把坚韧与纯净刻进我的生命。

张高阳

  大学四年的时间真的是一晃而过,毕业来的是那么突然。起初人们只是认为那是一条发在班级群里的普通消息,殊不知这个时候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悄转动了。那是一条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聘信息。

  面对毕业的迷茫,我把这则信息发给了我的姐姐,得到了她无条件的支持。我默默的想,这玩意——能搞。

  经过选拔,最终在家人的目送下踏上了离开家乡的绿皮火车,去到离家乡4000多公里的新疆莎车县。你说不怕吗,那是不可能的,但同行的列车上满载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对西部充满无限向往的伙伴,就不再怕了。

  列车窗外的风景变换,由钢铁森林变成丛林,再由丛林转变为灌木,渐渐的是草原是旷野。内心便开阔了许多。当火车两旁的风景成为课本中的排排白杨树,我就知道目的地要到了。

  心中充满期待,但期待终会有差距,刚到岗的我在气候与人文的双重不适应下不由的想家,但是成长道路上,如果一帆风顺就太过无趣。可能是脾气里的不服输,让我坚定了下来,服务在莎车县艾力西湖镇。在莎车县,我结识了许多与我一样满怀激情的小伙伴,有了许多人生第一次的奇幻体验。不问过去,不论将来,聚焦当下,这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ps:不开心就攒钱出去玩,新疆真的好美)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5 14: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