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25年“十大思政”精品活动项目答辩评审会顺利召开

文章来源: 校团委 更新时间: 2025-03-23 20:35

  为了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实效,3月21日14:00在综合楼1210会议室,举行了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25年“十大思政”精品活动项目答辩评审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唐军国,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迎,校团委书记张瑾,科研处处长甘巍,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英以及各学院品牌活动项目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校团委书记张瑾主持。

  首先,由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陈琪就“镜头思政·闪耀青春——公益校园教育系列短片”活动项目进行答辩。该项目紧密贴合社会需求,巧妙地利用校内外媒体资源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出积极的氛围,激发了同学们的精神共鸣。展望未来,团队期望能够制作出一系列高品质的公益短片,塑造具有校园特色的品牌IP。

  接下来,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潘杨璐就“微光计划”志愿服务团队活动项目进行答辩。该项目已连续开展三年,每期服务接近70名儿童,其中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孩子们所展现出的变化充分证明了“微光计划”的教育成效。团队计划在后期持续优化教学方法,致力于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潘杨璐还就“五感花园”这一集体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已在校内实施了四至五年,其目的是通过劳动育人、美化心灵。为此,该团队已经完成了团体辅导和花园剧展播等诸多工作。展望未来,团队计划扩展活动的种类,深化积极思维的实践,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

  学生工作处张晶萌就“学长制”团队活动项目进行答辩。该团队自2006年组建以来,以“朋辈引领”为核心,通过迎新、军训管理、早晚自习监督、查课查寝等日常事务,助力学风建设与新生成长。展望未来,该团队打算优化管理体系,加强培训深度,拓展宣传渠道,促进校内外协同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何博文就“班团一体化建设”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已顺利运行六个学期。该项目在政治领导层面,实践教育方面,文体活动方面,赛事开展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未来,团队计划优化宣传策略,提升活动品质,致力于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人文学院的杨硕对第四届“万花筒”系列比赛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紧密围绕文化与教育政策,开展了包括毛笔、硬笔、粉笔书写,以及三幅图画、人体画、中文和英文书写的比赛。在未来,该项目计划团队在宣传、培训、创新、互动等方面持续进行改进,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汤腾达针对“领头雁工程”党建创新工作体系构建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积极回应了高校学生工作与事业发展相结合的需求,从思想引领、校企合作育人等多个维度组织专业研学和公益实践活动。展望未来,汤腾达表示,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改进宣传策略和创新工作方法,为高校学生工作和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余进文针对“精鹰计划”学生干部培养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培训课程,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骨干。未来,团队将持续改进培训工作,优化课程设置,扩大项目影响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领导力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校团委肖玉容就“青马工程”培训班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期,通过政治理论和志愿服务等课程的学习,显著提升了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展望未来,肖玉容表示,将致力于创新实践模块,与多个单位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助力学生的成长。

  机械与工程学院黄晓梦就“实践笃志,益行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室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团队秉持思政育人等理念,通过红色宣讲、支教等活动,将思政融入志愿服务中。在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持续打造“行走思政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周亚博就“小机智朋辈引领工程活动”项目进行了答辩,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优秀毕业生和海外学子资源,建立跨领域交流平台。帮助学生们提升个人的规划能力。目前,该项目团队已成功举办了多场内容丰富讲座和分享会,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展望未来,项目组成员还计划推出一系列的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活动项目答辩结束后,老师们对各精品项目进行点评:

  校团委书记张瑾强调,所有项目均须围绕大思政这一核心主题展开,通过多维度的实施方式实现育人目标。她对11个不同项目进行了细致分类,并针对这些项目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在这些项目中,部分仍需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能达到预期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英认为找到思政课程与学生工作的结合点很重要。思政活动需建立完善的育人体系,明确目标,并在策划中体现这些要素,重视利用外部资源和展示获奖情况。她还分享了成功申请省级项目并获资助的经验,建议结合班级管理、团学活动和党建,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和吸引力。

  科研处处长甘巍强调,项目的发展要产生长远影响,则需创建与学校教育理念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的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价值。此外,他还强调宣传要紧扣国家战略,与时俱进,确保项目活力和吸引力。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迎认为,在答辩前必须深入研究规则标准,并严格遵循标准规范来规划书和PPT的结构。通过模拟评分的方式,发现并改进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精品项目,她认为应特别关注其影响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寻求有效的工作方法。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唐军国强调,为了确保项目答辩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材料和模拟演练。他还指出,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高校的思政引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活动评价环节,他建议应把校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工作以提升学生参与度和收获。此外,他还建议,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创新思政工作方法,运用新技术明确思政板块,拓展新载体,注入新基因,优化新技术应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至此,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25年“十大思政”精品活动项目答辩评审会圆满落幕。各项目立足专业特色,通过公益影像、朋辈引领等创新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青年成长。未来,学校也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为思政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5 14: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