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尚春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2019年,我怀揣憧憬步入大学,开启了人生新篇章。大一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投身于志愿服务当中,获评“十佳志愿者”;大二成为校融媒体成员,用镜头记录校园故事。2021年,我响应国家号召携笔从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两年军旅淬炼身心,2023年退役复学后,我以更坚定的姿态重返校园,在“迷彩”与“学海”的双重战场中完成蜕变。
无私奉献:微光照亮人间暖
青春的价值,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奉献。初入大学时,志愿者在烈日下协助新生报到的身影,让我深受触动。加入青协后,我跟随前辈深入社区服务,在助人中寻找人生意义。印象最深的是为山区儿童募集书籍、爱心物资以及善款的“爱你义捐”活动,当孩子们捧着书本露出笑容时,我真正理解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涵。
退役后,我加入“圆梦计划”志愿服务队,为老年夫妇补拍婚纱照。曾有一对金婚老人紧握我的手说:“这辈子没穿过婚纱,没想到白发苍苍还能圆梦。”镜头里,他们褶皱的笑容比任何风景都动人。正如雷锋所言:“人的生命有限,但为人民服务无限。”奉献不仅是付出,更是自我成全——在照亮他人时,亦能点亮心灯。
携笔从戎:热血铸就山河志
青春的色彩斑斓,而我最珍视的,是那一抹迷彩绿。2021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的报道、5592高地戍边战士的纪录片,让“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在我心中激荡。入伍后,山间的凛冽寒风、清晨的耐力拉练、战术匍匐时手肘的血痕,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记得第一次实弹射击,我在零下烈日之下,滚烫的地面于凸起的锐石让我难耐,扣动扳机时,呼吸与心跳仿佛与山河同频。
军营教会我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退役复学初期,面对断层两年的学业,我将军营作息带入校园:清晨七点晨跑激起一天的热情,课后整理笔记至深夜,周末泡图书馆恶补专业课程。三个月后,我的绩点也不断地提升,赶上大家的步伐。战友笑称:“你这是把课堂当战场啊!”
研途砺剑:执笔再战新征程
军旅生涯让我深知:知识是永不过时的武器。退役后,我重新规划学业,将英语弱项化为突破口。手机锁屏是单词表,耳机循环播放英语单词于听力文章,临近考试,恨不得连食堂排队时都要忍不住看会英语范文。半年后,我如愿通过了四级考试,打赢了退役复学之后的第一战。备考研究生期间,我用战术思维制定学习计划,用军队训练计划的方式打开我的学习成长之路,将专业课拆解为“战略目标”,英语和政治化作“战术支点”,每日复盘调整“作战方案”,持续跟进我的考研进程,如期实现我的“战略目的“。
压力最大时,我常去操场跑步。十圈、二十圈……汗水浸透衣衫的瞬间,仿佛回到军营五公里越野的终点。今年四月,我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进入武汉科技大学拟录取名单。收到通知时,窗外玉兰正盛,恰如两年前石英山下坚强成长,悄然盛开的不知名的绚丽花朵。
从迷彩到学海,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冲锋的姿态。军装教我守护山河,书本引我探索真理。人生的突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热爱的坚守、汗水的积淀,以及永不言弃的信念。愿以《士兵突击》中的台词与诸君共勉:“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