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引导、支持和培育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青春力量,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共青团湖北省委决定开展第八届湖北高校"与绿同行"大赛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培育活动(原名"湖北省高校'与绿同行'微公益环保创意大赛",以下简称"与绿同行"),扶持、培育一批优秀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教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即日起﹣2025年12月31日(2025年4月10日前为项目申报期)。
二、申报内容
(一)申报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团队(每个团队3-10人、指导老师1-2名)。
(二)申报范围
1.常规类项目:新申报的、尚未开展并拟于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教项目。
2.品牌类项目:在"与绿同行"中产生、持续开展三年(含)以上,环保重点工作契合度高、团队执行力强、项目完成质量高、社会宣传效果好、具有示范推广性的持续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教项目。
(三)申报类别
聚焦长江大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流域综合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包括美丽长江志愿行动、美丽河湖志愿行动、美丽蓝天志愿行动、美丽乡村志愿行动、美丽城市志愿行动、绿色低碳志愿行动、"无废"志愿行动、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志愿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行动、环境法制宣讲志愿行动等类别。
三、活动流程
(一)项目申报(即日起一4月10日)
1.培训。组委会择期组织面向高校志愿者的线上培训(时间另行通知),提供参赛指导服务;采取下发《与绿同行工作指导手册》、线上答疑等方式,对两部门及大专院校"与绿同行"联络员提供预审指导等培训服务。
2.申报。各参赛团队通过"与绿同行"小程序提交项目(相关说明见附件2)。每个团队只能提交1个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教项目方案。
(二)项目评选(4月11日﹣5月31日)
1.预审。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申报项目的预审工作。预审标准为:生态环境主题、宣教方案、积极正向、格式规范。
2.初评。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拟入围项目名单并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公示。
3.决赛。组委会举办第八届"与绿同行"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决赛结果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公示。
(三)项目执行和培育(6月1日﹣10月31日)
组委会办公室与获扶持项目团队签订合同,给予经费支持、业务培训,督导方案完善和项目执行;团队于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项目执行并提交结项报告等材料(相关要求见附件3)。
(四)项目总结验收和展示交流(11月1日﹣12月31日)。组委会组织项目结项验收,确定最佳执行团队、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工作者名单,举办结项总结交流推进会,下发文件和证书,启动第九届"与绿同行"。
四、激励保障
(一) 奖项设置
设品牌类、常规类两类奖项,择优对55个项目给予相应经费扶持。项目验收后,根据项目执行质量从所有获奖项目团队(含"方案入围奖")中确定最佳执行团队1个。
备注:项目执行经费并非奖金,用于"与绿同行"项目执行使用。
(二)其他支持。获扶持项目活动接入"志愿汇"管理平台,认定志愿服务时长;组织协调各级媒体宣传推广扶持优秀项目等。
六、相关要求
(一)参赛团体提交的项目方案及实施项目所使用的资料应注重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科普宣传要求,并注明来源,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如有因侵犯他人权利而引起的纠纷、诉讼等自行承担。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传播物料和形成的成果需体现"第八届湖北省高校'与绿同行'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育扶持项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湖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支持指导"字样。
(三)各参赛团体一经申报,即表示同意"与绿同行"的相关要求和获奖项目的公益宣传展示。
七、联系方式
长江国际公益学院委联系人:刘娟
联系电话:81820400
长江国际公益学院联系人:宋漪荷、施馨田、杨志豪、周梓俊、杨志霞、李宝丰、李轲、陈秀、刘宇彤、熊子浩
联系电话:18678617577、19354803473、17786132316、18872307562、15752739491、13117125884、13407142811、13269077081、13351623533、13886358968
邮箱:1475379189@qq.com
长江国际公益学院
共青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委员会
2025年2月21日